特斯拉週報

特斯拉週報 #118 ─ 事半功倍、小賠大賺的選擇權

公告:上周趁著去日本玩的期間我請工程師更新網站後台,在測試時有出現一些異常,少數人收到系統發送很多 email 通知,請不用理會,不好意思造成讀者朋友的困擾。就我所知目前沒有其他問題,如果各位讀者有發現自己的訂閱出現任何異常請來信告知,會盡快為您處理,謝謝。


 

本期特斯拉週報來更進一步聊聊特斯拉選擇權的實際應用,內容包含:

  • 本月的兩個實例
  • 股票搭配選擇權的好處,為何選擇權是小賠大賺、讓投資收益再上一層樓的最佳利器
  • 特斯拉股票適合的選擇權策略,以及很快能再次派上用場的機會

 

10/1 的特斯拉週報 #115 中筆者提到會針對10/10 發布會使用的選擇權策略,10/11 的特斯拉週報 #116 — WE, ROBOT 則講了該策略因股價大跌而獲利,而平倉後的獲利如果有出現 200 上下的股價我還會再拿來買現股,原因是市場很可能錯殺了,低價版小車和今天發布的 Cybercab 是不同台,年底或明年 Q1 才會發表,股價大幅殺低可能就是為有耐心的投資人創造進場的良機。

10/18 的特斯拉週報 #117 末段我提到很可能會在財報發布前繼續使用同一個選擇權策略,畢竟特斯拉股價在財報後大漲大跌幾乎是常態。很幸運地,上週財報發布後因獲利優於預期以及低價版小車的最新消息,股價單天大漲近 22%,選擇權報酬率更是令人驚艷,邊出國旅遊還能邊賺到高報酬的我感到爽度加倍。更令我欣慰的是,有讀者在 X 貼文回覆表示從特斯拉週報中分享的選擇權策略獲利。

 

我相信有長期追蹤本站特斯拉週報的讀者都知道,選擇權操作我過去幾年來已分享過 N 次,也不乏像上圖的讀者學會後在實戰中獲利,所以絕不是隨便說說而已。我真心認為即使是 buy and hold 的長期投資人,想要事半功倍、小賠大賺、讓投資收益再上一層樓,選擇權無疑是最佳利器 (當然,你必須學會使用對的策略才行)。

就以過去一年的特斯拉為例。如下圖,股價上上下下,260 左右的股價現在已經是過去一年來第五次出現。單純買進現股長期持有的投資人,這段期間只是抱上抱下,實際上沒能獲得什麼收益。除非一直往股票帳戶裡增加資金並且真的有在低點加碼買進,否則你現在帳戶上的數字跟九月底、七月初、去年十二月底、十月初都一樣。如果再把時間拉長一點,你會發現不僅是過去一年,而是過去兩年都如此。

但對一般投資人最大的問題是,你有無限的資金可以一直匯往股票帳戶裡嗎? 大部分的人做不到。真實情況是很多投資人在低點時反而沒有現金,更遑論有膽量在低點逆勢而為。

 

現在我們看另一種投資方式,也就是我採用的操作方式:同樣買進現股長期持有,主要差別在搭配少部分選擇權。選擇權的比例可以是 10% 或甚至更少也行。

過去一年來有好幾次足以造成特斯拉股價大幅波動的潛在催化劑,比如每季的財報、最近的 WE,ROBOT 發布會、幾個月前針對 Elon 2018 薪酬計畫的股東會投票等等,每次事件都是透過選擇權獲利的機會。

假設小明在特斯拉的部位 90% 是股票、10% 放選擇權和現金,操作幾次選擇權後的獲利可能讓這 10% 變成 30%,整體特斯拉部位加起來成長到 120%。同時,選擇權獲利平倉後小明手上的現金會變多,遇到股價下跌他會有現金可以加碼。

而另一位整個特斯拉部位 100% 都是股票 buy and hold 的投資人小王,隨著股價上上下下回到原點,他的部位仍然是 100%,且沒有多出任何現金可以在低點出現時加碼。

同樣是長期投資人,隨著時間拉長小明的獲利會贏過小王越來越多。

小王或許會質疑選擇權的風險太高。的確,沒有建立好的觀念和使用對的策略,很可能常常吃歸零膏,甚至爆倉也是遲早的事。比如此次財報發布後我在 X 上看到不只一位像下圖這樣的投資人,在 10/10 發布會前買 call 結果股價大跌,在財報公布前買 put 結果股價大漲,連續兩次都吃歸零膏。

 

但好工具在懂得善用的人手中,卻可以是獲利無限、風險有限。同樣是這兩次事件,這位老兄賠錢、我則是不管漲跌都獲利。事實上曾說過「衍生性金融商品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巴菲特也沒有少操作過選擇權,相關案例讀者可自行搜尋。

本站的美股選擇權實戰策略涵蓋了選擇權的基礎知識、各種實用策略與進階概念,如果有心系統性學習的讀者可以參考。

 

接下來談談選擇權買方在事件型交易中要怎麼避免吃歸零膏,以及為什麼特斯拉股票很適合特定的選擇權策略,而且很快就有機會再次派上用場。

您目前沒有權限觀看全文,請登入您的帳號或加入訂閱    

 

*本文非投資意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產品之要約、招攬或建議。

4 comments

  1. 謝謝分享,請問高人,截圖的計算是用什麼工具?另外想請問,以這次的robotaxi事件為例,當時股價在240,實務上會買進什麼價位跟結算日的call跟put來實行這個策略呢?

  2. 美國的開票到確認當選的時間,似乎沒有像台灣那麼快速,查了網路上說最晚不遲於12/5公佈結果

    簡言之想請問,例如這種確定結果的時間不是非常確定的情況下,會如何選擇到期日?

    我自己是覺得抓兩週後(11月中)到期的,但不曉得高人會怎麼思考這種情況呢?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