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與宏觀經濟 投資理財

25Q2財報季:樂觀情緒升溫,挑戰與機遇並存

2025Q2 財報季大約過了一半,CEO 與 CFO 們的發言揭示了全球經濟與各產業的趨勢。市場正散發出樂觀情緒,特別是在AI 與金融市場的復甦。然而,關稅壓力、勞動市場放緩與基礎設施瓶頸提醒我們,經濟前景並非毫無風險。本文統整財報會議中高管們的核心觀點,結合宏觀趨勢與企業洞見,分析未來經濟與產業動向,幫助投資者在複雜市場中找到方向。最後則是從總經和產業以外的面向補充一些風險提示。

 


經濟復甦信心回升,衰退風險降低

25Q2 財報顯示許多企業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正在增強。Robert Half CEO Keith Waddell 表示:「最壞的貿易政策情境沒有發生,稅改也已落地,小型企業信心從低點回升,特別是在專業服務領域,招聘需求穩定。」這反映了中小企業開始加大投資,推動經濟活動。

Mid-America Apartment 首席策略官 Timothy Argo 補充:「消費者信心正在改善,租賃市場需求穩健,顯示衰退風險已顯著降低。」CBRE Group CFO Emma Giamartin 指出:「我們的收益預測顯示,經濟短期內應能保持穩定,商業地產市場正在逐步回暖。」

金融與科技業的高管進一步強化了這份樂觀。JPMorgan Chase CEO Jamie Dimon 說:「美國經濟表現出強韌,消費者支出穩健,但地緣政治與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仍需關注,通膨壓力是個隱憂。」Bank of America CEO Brian Moynihan 提到:「消費者存款穩定,違約率低,但貸款需求放緩,可能是製造業與零售業就業市場疲軟的訊號。」Goldman Sachs CEO David Solomon 也帶來正面消息:「IPO 市場第二季開始回暖,科技與AI相關的資本需求強勁,預計2026年交易活動會更活躍。」IBM CEO Arvind Krishna 表示:「我對經濟環境的看法從謹慎轉為樂觀,企業對數位轉型的投資正在加速。」Ares Management 共同主席 Michael Arougheti 補充:「美國短期利率可能下降,歐洲利率已反映下調,私募股權資金充裕,預計下半年併購活動將增加。」

您目前沒有權限觀看全文,請登入您的帳號或加入訂閱    

 

*本文非投資意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產品之要約、招攬或建議。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