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分析 鋰電池 投資理財

還在幣圈挖礦?在真實世界挖礦更賺錢! (六) — 被特斯拉看上的小公司

前情提要:

在進入本篇正題前,先來聊聊近期市場上的消息,以及一個一般人容易誤會的資訊。

高盛最近出了一份報告,標題為 Green Metals – Battery Metals Watch: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內容是在講電動車電池材料鎳、鈷、鋰價格將會大跌。他們認為鋰價明年會大跌 70%,主要論點是下游需求成長快速,但上游鋰礦供給成長更快。

基本上高盛等於是說所有鋰礦公司、各大汽車廠、專業的鋰礦顧問公司、Elon Musk 和 JB Strauble 這些業內人士所說的和所做的預測都是錯的,他們這些坐在辦公室專長是做 PPT 的人才是對的。

筆者看過很多真正的鋰行業業內的專家報告,所有的報告都是預估鋰會有短缺,Elon Musk 和 JB Strauble 同樣也這麼說,只有高盛預估會有過剩。誰比較值得相信,我想不需要多說。

從高盛的報告中看來,個人感覺他們是低估了增產的困難。新的礦場從一開始的探勘、可行性研究、試驗工廠、拿到水權、開工許可、量產、加工、優化品質、客戶認證等是一個曠日廢時的過程,產能釋放周期時間長、難度大。鋰輝石礦量產較快平均也要花費四年,鹽湖平均則要耗費七年,有的甚至因為各種訴訟問題要花費十年以上。

除了新礦場開發時間長又常有延誤,既有的礦場擴產也沒有想像中簡單,系列文提過的數家公司過去就曾遇上各種困難達不到原本預定的增產目標 (但在疫情影響消退後確實可以比過去兩年更順利些)。如果投入資本就真的可以那麼簡單快速大量增產,那根本不應該有供需失衡價格上漲五倍的事情發生。Elon Musk 和特斯拉高管在第一季財報會議上表示,當前限制永續能源發展的最大因素正是鋰的開採和提煉速度過慢。

鋰最大的需求來自電動車,高盛說鋰價會跌 70%,恐怕要大家都不買電動車了才有可能,而電動車整個行業的增速絲毫沒有慢下來的跡象,有持續追蹤我們特斯拉週報的讀者從過去週報中的數字都可以明顯知道這點。

至於商品價格會上下波動是很正常的一件事,這些電池材料價格也不可能會一直漲到天上,實際上也不需要一直漲鋰礦公司就已經可以大賺。本篇文章要介紹的公司先前做財務預估的鋰價假設只有 $9,500,而上篇介紹的公司其中一個礦場可行性報告鋰價用 $14,000 預估,IRR 即高達 49%,這已經是很驚人的數字,如果以 SQM 第一季的平均售價 $38,000 計足足有 2.7 倍,會賺到流湯。之前提過的 ALB、SQM、Livent 等公司第一季財報也顯示,以當時的價格就足以賺得盆滿缽滿,而現在的價格比當時還更高。Elon 在特斯拉第一季財報會議上說現在鋰礦商享有的是軟體業毛利不是說假的。

從目前資料和業內行家報告看來,鋰價未來更可能的情況是即使上下波動也會維持相對高位。上篇文章中的 CEO 採訪影片中該 CEO 則是認為未來幾年至少都會維持在 $20,000 以上。下游電動車和儲能需求快速成長,而上游產能釋放周期時間長,供需緊張要緩解不是嘴巴說說或投錢進去就可以輕易辦到。

大投行出的報告不代表就一定正確,讀者可自行搜尋過去歷史,隨便都可以找到錯得亂七八糟的例子,有時候甚至可能是刻意為之。高盛在 5/16 申報的資料顯示,其 LAC 持股增加 321.08%,過去兩三年也不斷增持 (如下圖)。雖然出報告的部門和投資部門不同,不過…誰知道呢?

如果真要研究,找真正的專家會比看投行分析師報告或新聞來得好。高盛的報告和一些業內專家的資訊以及他們對高盛的看法會放在文末。我們可以明年再來驗證,看是業內專家們說的對,還是會如高盛分析師所說價格下跌 70%。

接下來講一個一般人容易誤會的資訊。

搜尋鋰價你很可能會看到 Trading Economics 顯示的碳酸鋰價,這個價格是人民幣計價,反應的是中國現貨市場的價格,換算成美元大約是 7 萬美。不過中國現貨市場只是全球鋰市場中的一小部分,這個 7 萬美並不是鋰礦公司的實際售價,SQM 第一季平均售價為 3.8 萬美,有些礦商現在的舊合約甚至還有 1 萬美以下的。

對投資人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圖上這個價格,而是公司實際上的售價,這和公司的供貨合約怎麼簽有很大關係。不過並非每家公司都會公布此項數據,目前看到有在季報上公布的有 SQM、Allkem、Pilbara。

終於要進入正題。這篇文章延續系列文第五篇,介紹的是另一家 Big 5 以外的潛力新秀。但與上一家不同,這家公司離量產還有一段距離,目前最主要的看點在於它是被特斯拉看上的公司,它的鋰礦資源與特斯拉的提鋰專利相關,特斯拉甚至試著要去收購它。


重點結論

您目前沒有權限觀看全文,請登入您的帳號或加入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