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

走下神壇、差評很多、要倒閉了、優勢不再、徹底崩盤、獲利堪憂的特斯拉,怎麼還沒倒閉?

2015~2020,隨便Google都Google得到的新聞標題,照時間排序。

不囉嗦,直接看圖。圖多,但推薦一個一個仔細看。

這是走下神壇、差評很多、要倒閉了、泡沫要破了、會跌到10元、doomed、一堆競爭對手直衝而來、優勢不再、徹底崩盤、獲利堪憂已經很多年的特斯拉,過去幾年的交車量和股價圖。

《黑天鵝效應》和 《反脆弱》 作者塔雷伯說過新聞大部分是噪音,他不看新聞。

“如果你觀察數據的頻率以小時為單位,就像如今人們整日被新聞和市場價格變動的訊息包圍一樣,那麼這個構成就是 99.5% 的噪聲和 0.5% 的信號。也就是說,噪聲的比例是信號的 200倍以上 — 這就是為什麼愛聽新聞(除了有非常重要的事件發生)的人離愚蠢的人也就一步之遙了。” — 《反脆弱》

為什麼不要單純看新聞買賣股票、要自己驗證事實,我想這就是最好的例子。

如果讀者自己去Google 任意一項新科技或公司的歷史新聞也會看到極其類似的新聞標題,比如亞馬遜、比特幣。

FUD (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

人類生性對不確定的新事物會有抗拒心理,所以新事物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被大眾所理解和接受是很正常的。這也是容易被既得利益者或是競爭對手利用的一點。

FUD(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最早是指IBM銷售人員對客戶灌輸其他競爭對手產品的負面觀念,在顧客的頭腦中注入疑惑與懼怕,使顧客誤以為除了IBM的產品外,他們別無其他選擇。

FUD 通常是一種通過傳播負面和可疑或虛假信息來影響感知的策略,以及對恐懼的訴求的一種表現。

特斯拉遇到的FUD從來沒少過,但今年到了一種誇張的境界,尤其在中國。這正是筆者寫本文的原因。

中國排山倒海的負面新聞

中國四月上海車展,一名女車主站上特斯拉車頂高喊「特斯拉煞車失靈」的鬧劇讀者應該多少有耳聞。她聲稱父親駕駛的特斯拉疑似煞車失靈發生了車禍,她與特斯拉談善後處理卻遲遲沒有任何進展。

接下來幾天在中國網上便是鋪天蓋地的負面新聞。不管你用微信公眾號、股票app、微博、其他網站、甚至是中國官媒,看到的盡是撻伐特斯拉的聲浪。

而在車展鬧事之前,女車主曾要求巨額賠償,卻又拒絕公正第三方公司檢測。特斯拉經過對車輛數據分析,發現車輛在踩下制動踏板前的車速為118.5km/h,制動期間車輛ABS正常工作,未見車輛制動系統異常。

整個事件還有一個疑點,女車主被人發現進入上海車展所持的通行證似乎有鬼

此事在全中國鬧得沸沸揚揚後,特斯拉公開了事故發生前1分鐘的行車數據,並作出一份文字說明。但維權女車主的丈夫李先生回應,特斯拉侵犯了車主的個人隱私權和消費者權益,會立即向監管部門進行投訴。

接下來一段時間,車禍、煞車有問題之類的新聞不斷出現。

特斯拉是否真有那麼多問題,我們可以先參考一下美國前不久做的調查。

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 調查美國共計246起特斯拉意外事故,經過了將近一年後在2021年1月8日完成了調查。NHTSA 通過對汽車事件數據記錄系統(EDR)、特斯拉日誌數據和影片的分析,涉及中國、歐洲和北美等多地共計246項特斯拉 「突然意外加速」事件中,無一例外全部都是駕駛員踩錯踏板導致

到底中國這些事故是不是真如車主所宣稱,我們沒辦法直接下定論,但有些案例確定已經是刻意造謠。

中國特斯拉近日開始對不實消息展開法律行動,並開通特斯拉法務部官方微博,簡介寫著 “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特斯拉官方微博也發布了造謠者致歉聲明,造謠者在致歉聲明中對發布關於特斯拉不實言論進行道歉。抖音上也開始有人為之前的造謠拍短片致歉。

不只是中國

事實上也不是只有中國媒體會散布FUD,全世界皆然。比如今年四月德州發生的一場沒人坐在駕駛座的離奇車禍,導致兩人死亡,美國許多媒體馬上說是特斯拉自動駕駛有問題,大肆報導。

結果事實是,該輛事故車並未購買 FSD 功能,而且事發當時,車輛也沒有開啓 Autopilot 功能。但沒有媒體為之前的不實報導道歉。

除了事故這種吸睛題材外,媒體也喜歡特斯拉市占率或銷量下降的題材。本文前面的圖中就有例子。

這樣的報導通常會出現在每一季的第一個月,因為特斯拉交車往往集中在季末,從中美出口到其他國家的特斯拉每季的第一個月很多都還在海上漂,所以非中美以外國家常會看到每季前一兩個月銷量很低,最後一個月爆衝的情況。

有些媒體就喜歡報導第一個月的銷量或市佔率下降,而且是每一季都這樣做。讀者可自行搜尋歷史新聞或者關注未來的新聞,自行驗證是否如此。

2021 四月
特斯拉歐洲各國每月新車註冊數,可明顯看到季度內第一個月都是低點
看整季的話就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

為什麼大眾常看到特斯拉負面報導?

第一,媒體要的是吸睛,查證事實與否也不是首要之務,而特斯拉就是吸睛的保證。

車禍、事故、召回等事件那麼多,但記者把特斯拉換成福特或 Toyota,有人會注意嗎?中國的維權事件也是。下面這個理想汽車的車主維權事件沒人關注,知道的人微乎其微。

第二,媒體和自媒體要靠廣告賺錢,而且內容都是可以「買」的,在國內外都是。要花錢製造 FUD 是很容易的事情。1990年代中期到2000年初,石油公司就是這樣殺死了GM的電動車EV1。2013年在台灣發生的三星寫手門事件也是著名案例。

下面這是中國網友之前在網上發布的文章。真實性無法確認,當然也有可能是另一個FUD。讀者可以正反方都看過再自己下定論。

Elon Musk 認為產品才是最重要的,而且隨著擁有特斯拉的人越來越多,FUD 的效果會變弱,事實最終會勝出,因此特斯拉很少會做出任何回應,美國特斯拉甚至在去年解散公關部門。

不過知名特斯拉投資人 Gary Black 就不贊成這樣的做法,他認為美國特斯拉也應該像中國特斯拉一樣採取行動遏止不實言論。

市佔率的謬誤

在媒體上看到的所謂電動車市佔率其實有很大的謬誤。比如在中國大熱賣、一台12萬台幣左右的五菱宏光Mini EV,以及其他車廠的插電混動車(PHEV)也一起計算在內。

價格、用途、目標客群不同的產品全部一起拿來比,就跟蘋果比橘子一樣。

媒體報導
花12.2萬就能買到「4人座電動小車」!充飽電最遠跑170公里| ETtoday車雲| ETtoday新聞雲
五菱宏光Mini EV

話說回來,在其他車廠也開始生產電動車後,特斯拉的市佔率下降是必然的事情,但這很嚴重嗎?其實不然,如前面的圖所示,特斯拉的銷量依然節節上升。

電動車要替代的是燃油車,這是一年七、八千萬台的市場,而去年全球電動車市佔只有低個位數、賣最多的特斯拉銷量才50萬。

全球電動車銷量數據可以參考這個 blog,有詳細的數據和分析。

結論

在投資的過程中,我學到回顧歷史和自行做功課驗證新聞很有幫助。

現在很多人說,其他車廠要開始全力發展電動車,特斯拉不行了啦,諸如此類的。

其實這些話早在多年前就有了。比如2015年的這個新聞:一大波廠商欲挑戰特斯拉 馬斯克您真的不緊張嗎

這張圖片的 alt 屬性值為空,它的檔案名稱為 2015.03.png

會不會怕?我的答案是:

最後要補充一下,影響股價因素很多,中短期內公司的業績好壞跟股價並不必然呈正向關係,本文僅是分享個人的意見和觀察,並非投資建議。盡信書不如無書,說不定本文也是在話唬爛,讀者還請自行驗證。

獨立思考,明辨是非。

“First they ignore you, then they laugh at you, then they fight you, then you win.”

— 印度聖雄甘地

Disclaimer:作者持有特斯拉股票。本文內容並非投資意見,亦不構成任何投資產品之要約、招攬或建議。

追蹤我們:

延伸閱讀:

隔了一年再寫特斯拉,順便聊聊ARK的特斯拉估值

8 comments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