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理財

【美股】什麼是人造肉?第五種肉類正在崛起 — Beyond Meat(Nasdaq:BYND)

 

(建議先看完影片再往下看文章喔)

 

講到人造肉,或許有不少人腦中浮現的是肉渣所拼裝出來的「重組肉」,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人造肉是一種新的產品。人造肉分為兩種:植物性人造肉與動物性人造肉。前者是 100% 由植物製成,後者則是以動物的幹細胞培養而成。截止至 2019 年,動物性人造肉仍處於實驗階段且成本非常的高,因此本篇文章皆以討論植物性人造肉為主。

第一個推出植物性人造肉的公司是 MorningStar Farm(2001 年被 Kellogg 收購),早在 1975 年就推出以大豆製成的人造肉,後續亦有許多廠商加入此行列,這些公司的主要銷售對象皆為素食者。然而隨著氣候變遷日漸加劇,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環保,「吃素」這件事不再限於宗教或家族習慣,有許多歐美國家人士因為環保而開始改吃素食,這也開啟人們對植物性人造食品的想像。截止至 2018 年植物性人造食品的新創公司數已達到將近 40 家,這些公司和過去的素肉廠商不同的是:他們瞄準的客群是葷食者。

 

其中美國目前已公開發行上市的人造肉廠商只有 Beyond Meat,未上市的人造肉公司中以 Impossible Foods 融資金額最高(687.5 million)、Just 次之(220 million)。

 

Impossible Foods 成立於 2011 年,以植物提煉血紅素作為原材料使產品有血水之效果,其投資者包含 Horizons Ventures(李嘉誠旗下公司)、Google Ventures、UBS(瑞士銀行)、比爾蓋茲等大咖,是 Beyond Meat 最大競爭者。近期積極與各大連鎖店洽談合作,2019 年 8 月與 Buerger King 達成協議,於全美 7,200 家分店推出植物肉漢堡——Impossible Whopper。2020 年 2 月與迪士尼達成協議,Impossible Foods 將會是迪士尼樂園與迪士尼遊輪的「首選」植物漢堡。然而 Impossible Foods目前尚未打算 IPO ,因此無更詳細的財務數據。

 

JUST 成立於 2011 年,主要銷售產品為 Just Egg,是一種以綠豆製成的植物性液態型雞蛋,近期於多家零售店與餐廳進行銷售,公司聲稱已售出相當於兩千萬顆雞蛋。2020 年 2 月與 Sodexo(全球最大餐飲集團之一)達成合作,未來或許會成為許多學校與公司餐廳的供應商之一。據傳 JUST 有意開發動物性人造肉,然因法規問題暫無更進一步消息。JUST 目前亦無 IPO 之打算,沒有更多的詳細資訊。

資料來源:JUST 官網

 

最後來到我們今天的主題——Beyond Meat。Beyond Meat 成立於 2009 年 ,在 2011 年時與在美國大學教書的台灣人——謝富宏教授合作,開創以葷食者為主要銷售對象的人造肉,也是第一家公開上市之人造肉公司。Beyond Meat致力打造出與真肉無異的視覺與味覺,除此之外,Beyond Meat 的創辦人 Ethan Brown 稱人造肉不只免去動物的苦難,更是減少九成的水、能源及溫室氣體排放,對人體與社會環境更加的友善。此願景吸引許多投資者,包含大型創投凱鵬華盈(Kleiner Perkins)與名人李奧納多、比爾蓋茲等進行投資(比爾蓋茲已賣出)。

 

資料來源:Beyond Meat

 

Beyond Meat 於 2019 年 5 月公開發行上市(IPO),當天立即大漲 163%,一天內從每股 25 美元上漲至每股約 65 美元,兩個月內更是飆到每股約 235 美元。截止至 2019 年年底,其銷售產品有:漢堡肉、香腸、牛肉、絞肉、炸雞,並與美國和加拿大的 28,000 家零售店(包括知名的 Costco、Walmart、target 等)、36,000 家餐廳合作,另有 13,000 家是國際餐廳與零售業者。

資料來源:Beyond Meat Presentation

 

其中,最為有名的連鎖餐飲品牌有三家:肯德基、麥當勞與星巴克。肯德基於 2019 年 8 月時與 Beyond Meat 合作於澳洲試賣人造炸雞腿,市場反應熱烈五小時內即銷售一空,2020 年 1 月再次擴大試賣,依舊五小時內完售,顯示人造肉潛在市場,未來有望擴大經營。2019 年 9 月 Beyond Meat 也與麥當勞在加拿大 28 家店面進行限時 12 週的 PLT(植物、生菜、番茄)漢堡銷售,並在 2020 年 1 月再次試賣擴大至加拿大 52 家門店,同時 Impossible Foods 因產能不足,宣布不再試圖為麥當勞供貨,退出這場戰爭,因為此利多消息 Beyond Meat 一個月內漲了 71%。星巴克則將於 2020 年 3 月在加拿大近 1,200 家咖啡店販售 Beyond Meat 的植物三明治,這也是全球最大咖啡連鎖店第一次推出人造肉。

 

此外, Beyond Meat 近期宣布與供應商 羅蓋特(Roquette)及 雙塔食品(002481.SZ)簽訂多年的豌豆蛋白供應協議,確保在未來原料供應無虞。2020 年將於加拿大與歐洲兩地建廠,增加生產能力以提高運輸效率,以供未來成長的需求。

 

財務分析

截至今天最新的財報是 2019 年第四季。2016 年至 2019 年其總營收從1,600 萬美元成長至近三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 164%,公司預估 2020 年營收將會是 4.9億 至 5.1億美元。毛利率從 2016 年的 -39% 成長至 2019 年的 33%,然其營業利益仍為負,尚無法達到損益兩平。

資料來源:Beyond Meat Q4 財報

 

若我們將 2019 年四季拆開來看,會發現 Beyond Meat 早於 Q3 時本業即達到盈利, Q4 的財報卻不如預期。 Beyond Meat 的 CFO 於 Earnings Call 表示,Q4 毛利率相較 Q3 下降是因為受工廠進行產能擴張計畫暫時停工影響,預計未來毛利率會持續上升並於 2024 年時達到與一般蛋白質同樣的價錢;營業利益率之所以下降在於 Beyond Meat 除了研究費用外,花了更多的錢在管銷費用上。近來從美國媒體上可以發現 Beyond Meat 的行銷力度加大,根據第三方調查,品牌辯識度在短短一年半內就上升 126%。

資料來源:Beyond Meat Presentation

 

Beyond Meat 營運現金流和自由現金流從 2016 年至 2019 年 為止皆為負,對快速成長的小公司燒錢是屢見不鮮的事,現金流為負並不是值得訝異的事,但這不代表公司容易陷入資金危機,Beyond Meat 一直以來皆靠融資注入新資金維持營運,2019 年 IPO 時募了 2.5 億資金,其自由現金流為 -7,300 萬,由此來看 Beyond Meat 短期內的現金流是沒問題的。

 

資料來源:Beyond Meat Q4 財報

 

此外,由於 Beyond Meat 的銷售量大增,因此公司會需要更多的存貨,也會產生較高的應收帳款。2019 年與 2018 年相比,應收帳款上升 217%、存貨上升 170%,這些因素都導致 Beyond Meat 的負營運現金流更為嚴重。然而 Beyond Meat 2019 年的營收與 2018 年相比成長 239%,大於存貨與應收帳款的成長,所以存貨和應收帳款上升是合理的。此外 2019 年的應付帳款週轉天數為 49.6 天,應收帳款收現天數為 31.85 天,由此可知 Beyond Meat 收款的速度要快過付款的速度。比較需要注意的是, 2018 年 Beyond Meat 前三大經銷商占總營收比為32%、21%、13%。客戶集中度過高,加上 Beyond Meat 並沒有與這些經銷商簽訂最低購買量,若其中一家出問題就可能會對公司造成重大影響。

 

小結

除上述所提的新創公司外,諸多大公司如雀巢、泰森等亦對人造肉市場虎視眈眈。最早販售人造肉的 Kellogg 亦開發新的口感來吸引葷食的消費族群。在這紛紛擾擾的市場中,發生一件有趣的事,泰森旗下的 Tyson Ventures 曾投資 Beyond Meat,然而其在 Beyond Meat 上市前一週將所持股份出售(6.5%),並自行開發出人造肉雞塊。這簡直就像八卦版的豪門恩怨,實際情況如何我們無法得知。

此外,Beyond Meat 預計今年會慢慢攻向亞洲地區,並投入許多成本在研發不同地區的口味,期望能達到在地化。然而新進入者對海外市場擴展有一定難度,Beyond Meat 是否能抗衡像是雀巢、泰森等擁有巨額資本且已具有全球足跡的公司呢?還是會像 2018 年的 National Beverage(Nasdaq:FIZZ) 一樣銷量不斷下滑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期待它未來的發展吧!

 

 

1 comment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