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ThA6ar4oAc
獲得面試機會後第一件事
- 先上網查別人分享這個職位的面試經驗。
- PTT 、Dcard、面試趣 皆是很好的資訊來源。
- 外商面試通常有數個階段,常見的有線上測驗、電話面試、video interview、HR 面試、主管面試等等,往往可以在 Glassdoor、應屆生等網站上找到題目。
- 善用LinkedIn,從LinkedIn上找該公司員工,向他們虛心求教,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 若網路上沒有任何資訊來源,可以朝基本問題與職務要求這兩點去準備。
- 務必要把公司業務和該職位的工作內容研究清楚。
基本問題與職務要求
- 中英文的自我介紹:自己的優點和符合公司職務條件的經歷濃縮成一分鐘。
- 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將優點包裝成缺點」這招其實很容易露出馬腳,更好的方式是說一個與該工作無關、不會影響錄取的缺點。比如「比較缺乏創意」可能真的是你的缺點,但對申請會計類工作來說就沒有影響。
- 人生中最大的挫折:主要是想知道面試者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須挑一個符合此工作需要的故事。
- 你對我們公司或這個職缺有什麼問題想問:這是面試尾聲最常見的問題,求職者務必事先做好研究,準備好幾個問題來問面試官。記得要問跟公司、該職位工作內容或未來發展有關的問題,而不是一開始就一直問薪水和福利。
- 職務要求精通的技能,至少要在面試前有一定的了解並能言之有物。
STAR 結構化面談法
STAR 原則是結構化面試當中的重要理論,也是人資很常見的面試方法。通常履歷上寫的都是結果,描述自己做過什麼、成績怎樣,比較簡單和寬泛。在面試時人資則需要了解面試者如何達到這樣的結果、使用什麼方法,從而全面評估面試者的知識、經驗、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他的工作風格、性格特點等。
- Situation 情境 ── 面試者在所從事崗位期間曾經做過的某件重要的事情。
- Task 任務 ── 考察面試者在該情境中所執行的任務與角色,是否真的做過其描述的職位以及是否具備該崗位的相應能力。
- Action 行動 ── 考察面試者在其所描述的任務中所擔任的角色如何執行任務。
- Result 結果 ── 即該項任務在行動後所達到的效果
在準備面試時可以根據自己過去的經歷事先擬好一套能夠展現自己優點的 STAR,在面試時有機會派上用場。
其他注意事項
- 邀請親友幫忙模擬面試或自行錄影看自己的反應。練習越充分,實戰時就能越不緊張。
- 寧願穿著過於正式也不要太過隨便。
- 要有禮貌,保持自信不自大的態度。
- 在面試過程中要多多展現對這個工作的熱情。
- 無法答出較刁鑽的問題時,謹記不要亂說也不要緊張,直接誠懇老實地說不清楚答案,但回去後會好好研究,並寄 email 給主管告知答案。